“热岛效应”加剧雾霾 城市功能布局亟待优化升级
来源:本站时间:2017/4/17 13:49:42
“热岛效应”加剧雾霾 城市功能布局亟待优化升级2017年04月17日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我国的治霾力度虽在不断提升,但多位专家指出,针对雾霾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就表示,要破解雾霾的“秘密”,必须集中多学科专家协同攻关。除此之外,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还提醒道,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在不断加强。
“热岛效应”加剧雾霾 城市功能布局亟待优化升级
近年来,雾霾成为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与公众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对此,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多位高校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雾霾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亟须从国家层面整合力量协同作战,只有追因穷源,治理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治理还需理顺机制,解决好研究、决策和减排的关系。专家还指出,应警惕大城市可能带来的“热岛效应”加剧雾霾。
雾霾成因研究需协同攻关
谈到雾霾成因方面的研究,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文认为,尽管包括西安在内,目前很多城市对细颗粒物的来源构成进行了源解析,但离真正把雾霾来源、形成机理和危害性搞清楚,还有较大的距离。
近日,随着河北省邢台市威县10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实现了全县城乡环保公交全域覆盖。至此,邢台市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已有5500辆环保车辆投入运营,年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619吨,氮氧化物排放413吨,减少烟尘排放990吨。
专家还指出,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复合型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二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出现了集中式爆发。“我们的大气层,就如同一个实验室中的反应容器。人们往这个容器中排放的污染物越多,成分越复杂,越会发生更为复杂的二次反应。”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汝锦说,“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单靠一个科研单位或学科是很难完成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表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在大气细颗粒物研究方面,中科院起步也是比较早的。越是研究得深入,越是感觉到,要破解雾霾的“秘密”,单靠某一个学科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必须集中多学科的专家,协同攻关。
张振文建议,应尽快在国家层面上,整合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并建立起明确的研究分工。这样不仅可以花小钱,办更大的事情,而且也有利于达成一致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雾霾治理。
协调研究、决策和减排三方关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曹军骥致力于PM2.5研究20年,他指出,在国家层面考虑与规划PM2.5治理工作时,还需坚持“政府主导、科技治污和公众推动”的基本思路,理顺空气污染治理管理体制,发挥法律和科技两个层面的重要作用。
曹军骥建议,由国务院成立专门解决空气污染的常设机构,超越目前空气污染治理的各个部门,统一领导,从体制上理顺当前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政策制定、标准讨论、科技规划制定、管理体系建设等问题,有效指导全国的治污实践工作。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学术界、公众、民间团体等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为政府有效决策,经费使用、资源配置等提供咨询建议。
在法律层面,曹军骥表示,针对目前的法律体系开展细致修订,并拟定新的法律体系以应对中长期污染控制之需,保证法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在科技治污层面,曹军骥指出,我国PM2.5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需以科技治污为导向,整合科学研究、政府决策和工业减排这三个方面的力量,进行通力合作。
他表示,首先要尽快启动国家清洁空气专项,加强环境部门监测、分析和研究等能力建设,加强源解析、重污染事件过程、二次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增强计算机数值模拟能力,加强天气过程与空气污染相互作用的研究,提高空气污染预警预报水平。
第二,推动PM2.5及各类前体物监测、分析和研究等的标准化及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面对复杂多变的污染形势,加大高科技、新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第三,在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遵照科学规律办事,提高各级部门环境决策的科学水平;加强科技治污的科学普及,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则指出,目前学术界对雾霾成因仍存在争议,相关分析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但与此同时,对于石油化工产品的使用、排放等必须加强控制,减排决心不能动摇。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存在“减排措施明显、降霾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容易导致否定“减源”的错误认识。雾霾的形成是一个多方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减排无疑是雾霾治理工作的关键举措,必须坚决贯彻。
“热岛效应”可能加剧雾霾
邓顺熙指出,相较于外国曾经发生的污染事件,中国大气污染成因的复杂性更高。由于城市功能布局需要,石化、燃煤、尾气等污染因素不可避免的集聚、反应,增大了污染治理难度。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扩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热岛效应”影响在不断加强。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相较于周边地区温度更高、空气密度下降、风速降低,一系列反应不仅使得城市中心污染物难以扩散,还令周边农村地区的污染物进一步向城市中心聚集,导致频发、持续的雾霾。”邓顺熙说。
邓顺熙说:“国内城市往往采取‘摊大饼’式的发展路径,产业布局随城市中心快速扩张。路面全部硬化,缺乏渗漏缓冲设计,城市发展没有预留缓冲地带,抗风险能力随之进一步降低。一旦雾霾形成,城市中心污染为严重,治理也困难。”
邓顺熙指出,要打破当前城市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局面,从系统上解决城市污染治理难题。在城市的布局、发展中,可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设城市或城镇群,各板块内部和板块之间,构筑森林、湖泊、草地等生态缓冲地带,提升环境容量。同时,进一步优化中小城市发展布局,均衡教育、医疗、科技等资源配置,为更多人群提供稳定、优良的生存发展环境,避免人群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1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