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今后3年力度有增无减
来源:本站时间:2018/1/6 10:36:37
加快推进雾霾治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目前我国雾霾治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路漫漫其修远兮,真正根除雾霾侵袭,仍需上下而求索。
雾霾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今后3年力度有增无减
不可否认,时代发展到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的改变,但是,在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因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雾霾入侵
2011年底以来,PM2.5污染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每次雾霾来袭,人们皆议论纷纷,口罩成了出门标配,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与洗衣机、冰箱一起走进千家千户。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PM2.5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政府在治理雾霾问题上,可谓是“下重拳”、“出大力”,国家已修订出台严格的法律向污染宣战,且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将逐步让 “APEC蓝”、“亚运蓝”等成为“新常态”。
中科院在《我国大气PM2.5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建议》的报告中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对大气污染控制持续加大力度,火电、钢铁、冶金等行业在降尘、脱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数城市大气烟尘与二氧化硫浓度增长态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甚至开始缓慢下降。
形势紧张
的确,从近来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看,我国的雾霾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情况有所改善,但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污染依然严重,形势不容乐观,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2017年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明确指出,雾霾治理的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经济结构转型滞后是雾霾重污染地区面临的普遍挑战,执法不严导致部分地区环保责任弱化,区域协调治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污染源控制工作缺乏配套技术支撑,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导致自然生态功能下降。
其中,执法不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雾霾治理的进程。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重发展、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甚至认为雾霾治理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据了解,部分地区环保措施不到位、环保责任不落实,对于企业排污、环境违法等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干预环保监测、监察和执法,导致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未来行动
2017年12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明确表示,雾霾是民生的痛点,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今后三年污染治理的力度不会减弱。如果说治霾影响了经济增长,那影响的是那些我们不想要的增长,是那些对人民美好生活带来负效果的增长,是那些会危害国家长远发展的黑色的增长。
杨伟民提出,治霾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二是调整能源结构,现在电能总量过剩,要更多使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相对的减少煤电的发电量和消费量,要继续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因为冬季制霾仍是重中之重。三是要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四是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和货运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