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让位“隐形鬼” 臭氧污染治理亟待加强2017年04月12日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每年进入5月以后,明明蓝天白云的日子多了起来,但是监测数据却与公众的感受有所差别,是何原因?正是臭氧捣的鬼!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收严,臭氧污染治理也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PM2.5让位“隐形鬼” 臭氧污染治理亟待加强
每到雾霾肆虐的时候,想要逃离北京,躲避雾霾的人群就会增多。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除了PM2.5之外,还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视的臭氧污染存在,而臭氧污染的危害并不比PM2.5小。
每年进入夏季以后,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在很多城市,臭氧代替PM2.5(细颗粒物),成为首要大气污染物。按照2013年颁布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等6种污染物被纳入常规监测。而早在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城市占比就超过了七成。
研究表明,与PM2.5相比,臭氧污染一般发生在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下,尤其是在夏秋两季的高温、强光辐射的作用下。而工厂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是促进臭氧生成的主要因素。
按照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的说法,臭氧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气温高,二是光照好,所以臭氧同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PM2.5是由北到南逐渐减轻,京津冀,长三角次之,珠三角,而臭氧则正好相反,珠三角地区的臭氧浓度全国。”彭应登说,“在北京,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全年中占比约60%;在珠三角,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全年占比则高达63%左右。”
鉴于上述研究结果,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臭氧浓度持续升高的原因,首先在于前体物没有得到合理控制。解决的途径仍然是“源头减排”。“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超标,并不意味着PM2.5不用再治理了,而是治理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僵持阶段,必须将单一治理大气污染目标调整为多目标协同治理。”王跃思说。
目前,PM2.5目标和达标天数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但是,臭氧等其他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尚未被列入规划,所以受重视程度还不足,治理力度也有待加强。
臭氧治理是个长期过程,在污染一时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公众该如何加强防范,保障自己的健康?“臭氧以气态为主,戴口罩基本无法有效防护,方式是主动防护,也就是避免接触。”彭应登说,在午后日照强烈的时候,要远离马路边、装修污染严重处、化工厂附近等地方,下午减少外出。儿童、老年人以及某些疾病患者对臭氧污染的抵抗力弱,尽量不要在大太阳天外出。此外,室内大量使用打印机、复印机等,也可能产生臭氧污染,这样的房间要保持通风。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有效防治臭氧污染,当务之急是通过监测等手段区分不同来源的贡献比例,分析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才能获得改善效益。相关基础研究必须跟进,既不能因为有污染治理压力而降低评价标准,使市民健康失去保障,也不能在缺乏依据的条件下任意收严标准,人为制造污染假象,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16563.html